• 女工园地

身残而志坚 爱心与奉献 —记常州市师德先进个人邹卫进老师

发布日期:2014-09-19    浏览次数:

在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,同学们经常见到一位满脸慈祥、面带微笑,走路却一瘸一瘸的老师,她就是我院软件学院教师邹卫进,她虽然身患三级伤残,甚至不能完全独立生活,还需有人照顾;但她经常来校比别人早,晚上常常7、8点才回家,给学生悉心辅导,同学们发自内心地叫她“邹妈妈”。

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

案例1:2010年,计应105班的一位同学因故开学了半个学期后回校,担心专业课程跟不上想退学,她找到邹老师说出了自己的心事,邹老师耐心的鼓励她不要轻言放弃,从此,每天晚上给她补课,到期末这位学生终于取得好的成绩,学生感慨的说:“我第一次碰到对我这么好的老师,我不光学到了知识,更学到了什么是一丝不苟的工作”。

案例2:2011年邹老师不慎腿骨骨折,此时恰逢特长生工作项目关键时刻,这时的她顾不上伤痛,只是在想如何让学生把项目全部做完,于是就把参加项目的学生请到家里,带着伤痛辅导学生们完成了项目。学生兴奋的问:“老师你怎么养成如此认真做事的习惯?”她笑着说:“我们做事就多想想如何做好啊。”

案例3:有次课余和学生聊职业考试的事情,学生谈到她们班好多来自苏北农村计算机专业基础差,家境又不太好,参考资料舍不得买,担心考试通不过,邹老师一听立马让这位同学统计一下人数,自己买了27本辅导书送到了学生手中。

案例4:软件11级有位坐轮椅的残疾同学,开始2次上课总坐在离门最近的地方,邹老师发现后就在课余请他留下来沟通,因为同为残疾人在心灵上就有很多共鸣,邹老师用她自己的亲身经历,鼓励他树立信心,努力做好自己,在后来的课程中他课堂表现很活跃。

案例5:有位同学成绩很优秀,就是放假不愿回家的学生,邹老师几次与她交流后,她哭着说出了自己不幸的家庭情况,邹老师一边劝说她如何和父亲搞好关系,一边支助她生活费用,还给她买些衣服鞋子、学习用品,星期天还带她回家改善伙食。

案例6:有的学生特别想家了,邹老师就把学生分批请到家里一起做饭、吃饭,享受家庭氛围;有的学生毕业后谈恋爱了,对方父母到常州来相亲,她以“家人”身份接待;有位男生发短信:“我真想叫你一声妈妈!”。

把提升身边教师的正能量当成一种责任

她作为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教研室主任,她将党支部工作和教研室工作有机结合,服务师生。如精心策划“爱心传递”、“弘扬中华美德滋养师生情怀”等党日活动,加强教研室、党支部老师们的凝聚力,近年多次评为校优秀教研室、优秀党支部。

案例1:她带领计应党支部率先开展“我们的心声“活动,支部党员自行设计制作工作牌,工作牌上把各自的心里话都印在了上面,党员教师都用党旗做了标识。

案例2:她带领计应党支部和江苏印信公司党支部结成友好支部,结合计应114班IT营销专业课程中一个项目“客户互动”的教学内容,共同为学生进行一次现场演示教学,加深了校企合作的力度。

案例3:开展“弘扬中华美德,滋养师生情谊”活动,弘扬中华美德,学习孝道文化、滋养师生情谊,激发大家的爱国、爱家热情,通过这一活动使每个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。

把服务教学和企业当成科研的动力

她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深入企业开展调研,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、搞好科研工作。参与学院的各项专业建设、科研创新团队建设;近年负责完成的市级课题项目、校企合作项目等共计17项,达成科研经费69.6万;辅导“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”获省立项;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-个人赛电子类(单片机)省赛一等奖辅导教师奖、“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团队”辅导教师奖;编制教学讲义《智能电子产品营销项目综合实践》等。

近年来,邹老师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育工作者,优秀共产党员;2012年获江苏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。邹卫进说:“用爱心和责任心做一名好教师是她此生最大的心愿”。